北京演藝集團兩大新建劇場迎來新進展
中國雜技藝術中心項目
主建筑“八寶盒”即將開始“吊頂”
“百巧匣”幕墻安裝已經(jīng)完成30%
“藝術之舟”北京歌舞劇院項目
進入地上主體結構建設施工階段
北京歌舞劇院項目沖出“正負零”
建設不斷提速中
項目效果圖
北京歌舞劇院項目是北京市重點工程,位于朝陽區(qū)雙井橋東南角,以“輕揚·北京:藝術之舟”為設計理念,寓意劇場作為藝術的載體,承載藝術創(chuàng)作者的理想,藝術之舟在此揚帆起航。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.5萬平方米,包括1個1100座的專業(yè)音舞類中型劇場、1個410座綜合性開放式小型劇場、5個排練廳及相關配套用房等。待項目建成后,該劇場將為集團旗下北京歌劇舞劇院和北京民族樂團提供專業(yè)演出場所和日常排練場所,同時服務國內外表演團體來京交流演出。
今年1月,北京演藝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金玲,副總經(jīng)理武曉南一行到北京歌舞劇院項目施工現(xiàn)場開展調研,實地察看了項目建設情況,詳細了解了施工進展及現(xiàn)場冬期施工等各項管理舉措。隨后,在座談會上,聽取了北京城建集團土木工程總承包部有關進度計劃、施工過程難點亮點、安全文明施工等情況的詳細匯報。
項目地處北京市最繁華的區(qū)域之一——東三環(huán)雙井橋旁,四周緊鄰居民和商業(yè)區(qū),基坑距離周邊建筑最近1.3米,距離地鐵10號線區(qū)間僅5.9米,距離地鐵7號線出入口只有2米,距離城市泄洪方涵1.2米......圍繞施工場地狹小的特點和地鐵高震動噪音的環(huán)境,項目承建方引入多項智慧建造技術,實現(xiàn)了空間利用的最大化,確保了各工序緊密銜接,項目高效運轉。
隨著一方方混凝土澆筑到位,整個項目沖出“正負零”,進入新的施工階段,建設不斷提速。目前,項目正在進行劇院后臺區(qū)鋼結構搭建等工作,預計今年上半年主體結構完工、年底外立面亮相、2026年投入使用。
中國雜技藝術中心項目按下“加速鍵”
施工即將進入“最難”環(huán)節(jié)
項目效果圖
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項目是北京市重點工程,地處北京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,總建筑面積約6.2萬平方米,包括1個1950座大型綜合劇場、1個800座小型劇場、1個300座多功能小型劇場、舞美制作中心以及相關配套工程。建成后,這里將成為北京地區(qū)第一座專業(yè)大型雜技劇場,外觀設計以傳統(tǒng)“八寶盒”“百巧匣”為靈感,寓意雜技藝術之精巧精美,藝術中心藏百技之巧,集團旗下中國雜技團和北京市曲劇團將依托新劇場打造國際化、多元化藝術交流中心,實現(xiàn)高水平雜技藝術與特有京味文化的融合發(fā)展。
目前,項目已經(jīng)完成主體結構封頂,主建筑“八寶盒”已初現(xiàn)雛形,工人們正在進行主龍骨焊接,過程好比居民家中裝修的“吊頂”一般,只不過由于鋼銷子排列密集,這個吊裝的難度堪比“穿針引線”。鋼結構吊掛安裝完畢后,此前用于支撐“八寶盒”頂蓋的鋼架將被拆除,頂蓋的重量將全部由下方的鋼結構支撐,之后,“八寶盒”將啟動外立面幕墻安裝。這也是近期施工最難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緊鄰“八寶盒”的就是“百巧匣”,這里將傳統(tǒng)劇場、小劇場、排練廳立體組合,形成豐富多樣的演出和排演空間。“百巧匣”的幕墻安裝于年前啟動,目前已經(jīng)完成30%左右,清水混凝土幕墻板的形態(tài)已經(jīng)初現(xiàn)端倪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百巧匣”采用了保溫和面層一體化的墻體,減少了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,提高了效率。
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建設項目將在今年實現(xiàn)幕墻封圍,整體亮相,并完成80%的室內裝修,項目建設完成后,將成為北京南部一座新地標。
文章內容來源于
北京城建集團土木工程總承包部
北京建工